印度洋(英語:Indian Ocean),位於亞洲、非洲、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,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,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,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。總面積7491萬平方公里,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1.1%,是世界第三大洋。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(南亞及西亞);西達東非;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、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;南迄南冰洋(也有定義至南極洲)。印度洋西面於開始於厄加勒斯角的東經20°處與大西洋相接,東面於東經146°55'處與太平洋相接。印度洋的最北邊大概為波斯灣內北緯30°處。印度洋的寬度有將近10,000公里(6,214英里)(從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亞之間),它的總面積大約為73,556,000平方公里(28,400,130平方英里),包括紅海和波斯灣。印度洋的水量大約為70,086,000立方英里(292,131,191立方公里)。
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,經常有熱帶氣旋產生。於十月至隔年四月有強烈東北風吹拂,五月至十月則有盛行南風及西風。阿拉伯海上強烈的季風為印度次大陸帶來了降雨,南半球的風大多溫和,但模里西斯附近的暴風雨卻十分劇烈。
印度洋石油極為豐富,波斯灣、紅海、阿拉伯海、孟加拉灣、蘇門答臘島與澳大利亞西部沿海都蘊藏有海底石油,於沙烏地阿拉伯、伊朗、印度及澳大利亞西部的近海地區開採碳氫化合物,據估計,世界上40%的海上開採石油來自印度洋。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。
海水上層浮游生物很豐富,盛產飛魚、金鯖、金槍魚、馬鮫魚等,鯨、海豹、企鵝也很多。棘皮動物中多海膽、海參、蛇尾、海百合等。海生哺乳動物中儒艮是印度洋的特產。波斯灣和斯里蘭卡島盛產珍珠。此外,植物有各種藻類及各種紅樹林。
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是溝通亞洲、非洲、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。向東通過麻六甲海峽可以進入太平洋,向西繞過好望角可達大西洋,向西北通過紅海、蘇伊士運河,可入地中海。航線主要由亞、歐航線和南亞、東南亞、南非、大洋洲之間的航線。印度洋的海底電纜多分布在北部,重要的線路有亞丁—孟買—馬德拉斯—新加坡線;亞丁—科倫坡線;東非沿岸線。塞席爾群島的馬埃島、模里西斯島和科科斯群島是主要的海底電纜樞紐站。沿岸港口終年不凍,四季通航。